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时间成为了人们最宝贵的资源。面对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很多人常常发现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健康。

据统计,我国超1亿人正饱受胃病困扰,大约80%的人都有过胃部不适的经历,胃痛是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大家基本都忍着,殊不知这样只会影响工作效率,更会把自己的身体拖垮!

图片

更可怕的是:那些差点被“胃痛”带走的生命



有时候,你以为忍忍就能过去的胃痛,却可能是心梗、胰腺炎、消化道出血、胃癌……危险发生的信号


盘点那些因“胃痛”险些丧命的案例~


▶▶ 38岁王女士,聚餐后突然感到上腹部胀痛,以为是胃病却住进了ICU……


▶▶ 28岁小伙,忙于事业饮食无常,因胃痛难忍就医,却被诊断为胃癌中晚期……


▶▶ 28岁IT男,因忽视“饥饿胃痛”,发生消化道大出血险丧命……


▶▶ 来自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亲身经历……


图片

下班后也可以看诊 早发现 早治疗


李先生,今年43岁,他在一家大型企业担任中层管理职位。工作强度大,压力重,常常让他感到身心疲惫。过去的一年里,他经常感到胃部不适,偶尔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然而,由于事务繁忙,每天工作都被排的满满的。他一直也没能腾出时间就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附近的苏州肛泰中医院的夜间门诊,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他立即来到苏州肛泰中医院的夜间门诊(17:00——20:00)就诊。

接诊的副主任医师苏魏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评估后,结合检查诊断为胃糜烂。

胃糜烂是怎么回事


1、感染病菌:引起胃糜烂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主要是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


2、不良刺激:受到较大的不良刺激或危重疾病,如大型手术、大面积烧伤、严重器官病变、败血症等,均可导致出现胃糜烂。


3、饮酒过多:过多的酒精进入体内后,由于酒精的溶脂性和亲溶性会破坏胃粘膜屏障。导致上皮细胞受到损害或粘膜内出血等,因此造成黏膜损伤,引起胃糜烂。


4、外源性因素:服用了某种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激素等,都会对胃粘膜屏障造成损伤,因此导致胃粘膜出现糜烂、出血的现象。



图片

胃糜烂该怎么治疗


第一步,要先查一下幽门螺杆菌,如果有菌要杀菌:


杀菌的药嘛,三联或者四联,两个抗菌药加上一个胃药或者两个胃药。


吃14天,停药1个月以后复查。


第二步  如果没有菌,就要看看你有什么不舒服:


1、吃饭以后严重:促动力药(比如伊托必利、莫沙必利......)


2、吃饭以后好点:质子泵抑制剂(比如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3、烧心、胃痛为主:质子泵抑制剂(比如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


4、胃胀、吃一点就饱为主:促动力药(比如伊托必利、莫沙必利......)


5、胃胀、不想吃东西为主:消化酶和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但这个是辅助的,不能只用这个。


6、如果有胆汁反流:铝碳酸镁......

第三步  如果吃了药还是不好,要想想情绪的问题:


胃是人最大的情绪器官,如果你好生气,胃也会跟着闹脾气,让你不舒服;如果你睡不好,胃也会一直想睡觉,让你肚子胀;如果你想得多,胃也会总胡思乱想,不好好工作。


治好了这些,你的胃也舒服了,糜烂也会跟着好起来;如果控制不了自己,那就要吃点药来帮忙,这时候治的不是糜烂,而是心情。


所以,吃药不仅仅是治糜烂,更重要的是治胃不舒服。根据不同的原因来治这些不舒服,不要总是盯着糜烂。


需要注意的是,在患病期间,饮食应以少盐清淡为主,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使胃糜烂的病症得到更好的治疗。


苏州肛泰中医院专家温馨提示:

胃痛常见,却没那么简单,医生从来不建议“胃痛了先去药店买点胃药来吃”这种做法,万一疼痛是由心肌梗死、动脉撕裂这种随时可能致人死亡的疾病所致,或者是由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引发,草率的做法都会让人追悔莫及。

如果自己出现了原因不明的腹痛不要擅自做主,明智的选择是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