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饮食变得越来越不规律,这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不断上升。这种细菌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等疾病,对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那么,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会怎样?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曾有一位80后患者韦女士(化名),因间断胃痛持续3个月,出现黑便后,来到苏州肛泰中医院内镜中心做胃镜检查,经查显示,胃占位病变,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确诊为胃窦腺癌。仔细询问,原来韦女士父亲曾患有胃癌。

近期,苏州肛泰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内镜中心、住院患者出现了比较集中的胃出血案例,因为季节变换,导致消化性溃疡高发。其实,消化性溃疡与胃癌都与一种特殊的细菌有关,那就是幽门螺杆菌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必须要了解的重点


幽门螺杆菌(H.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存能力极强,有文献记载,在5.8万年前人类的胃中就已经存在了,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中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


中国有50%的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Hp),也就是说,每2个中国人,就有1个感染者。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是研究发现,只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导致胃粘膜炎症的发生。


95%的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70%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甚至可能引发胃癌。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离胃癌有多远

门螺杆菌(Hp)凭借鞭毛粘附于胃粘膜的表面,产生有毒物质,引发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


从感染幽门螺杆菌(Hp)到患上胃癌,一般会经历以下4个阶段(向左滑动查看):


这是通常意义上的4步。其中萎缩和肠化生,是走向癌变的重要环节。


1986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提出了Hp感染是浅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者中大约1%发展成胃癌。


因此,在浅表性胃炎阶段,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就成了预防胃癌的绝佳时机。


但如果是胃癌患者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同父母兄弟姐妹),平时又疏于检查,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通常为时已晚。


根据《胃癌诊疗规范》,年龄40岁以上且同时符合以下任一项者,应列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做胃癌筛查(无痛胃镜了解下)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018年数据——甘肃、宁夏、青海、上海、江苏、福建等较为突出)

2、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手术后残胃、异形增生等胃癌前疾病。

3、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4、其他高危因素。(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



幽门螺旋杆菌的防治攻略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种病原明确的传染病,特别是对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的MALT淋巴瘤,都倾向于尽早根除治疗。


因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目前预防胃癌重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p)的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和粪口传播。


           传播方式

        影响因素

                 预防方式

口→口

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清洁饮食,碗筷高温消毒,分餐饮食,使用公筷。

粪→口

主要通过感染者粪便

饭前便后,特别是餐前一定要认真洗手。



医生建议这样做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医生建议这样做

  1. 早期筛查: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人群,应尽早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

  2. 健康饮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辛辣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4. 治疗与康复:一旦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等。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如何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吹气”——常用的方法,C13和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方式便捷,不费时、不费劲、不费钱,简单吹气就能完成。且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的特征。


“抽血”——血清学试验检测Hp抗体IgG。不受近期用药的影响,且胃黏膜严重萎缩的患者不受影响。但其阳性不一定是现症感染,不能用于根除治疗后复查。如被检测者既往未接受抗Hp治疗,Hp抗体阳性可视为现症感染。


胃镜下活检,包括组织学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Hp培养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该如何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规范的治疗方案是四联药物联合治疗,疗程2周。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现有治疗方案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疗效,选择有效的耐药率低的药物对于提高首次治疗的疗效非常重要,因此建议患者在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苏州肛泰中医院内镜中心

内镜中心常规开展普通和无痛胃镜、肠镜检查。现在能够常规独立开展多项手术,如胃肠镜下息肉切除(EMR/ESD)、内镜下急诊止血治疗、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及套扎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治疗、胃粘膜切除、内镜下异物取出等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