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36岁的朱小姐因反复出现右下腹痛并伴有血便症状,三个月内在不同医院、不同科室住了三次院,但都被诊断为阑尾炎。后来直到朱小姐进行了结肠增强CT和肠镜检查才被诊断出,其真正的病因是结肠癌。


为什么结肠癌会误诊为阑尾炎?



朱小姐的结肠癌为什么会被误诊为阑尾炎呢?

医生解释,首先结肠癌的初期表现还真的和急性阑尾炎发作的症状特别相似;再者,临床上结肠癌也可能引发阑尾炎,使得这两种疾病并存。


在临床上,回肠末端和盲肠交接的部位称为回盲部,而在交接的回盲部位发生的肿瘤称为回盲部肿瘤,最常见的回盲部恶性肿瘤有盲肠癌、升结肠癌等。右下腹部疼痛是回盲部肿瘤的常见症状,有时在疼痛时可在疼痛处扪及包块,如果并发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酷似阑尾炎发作,故极易误诊。因此,出现右下腹部疼痛症状的患者在警惕阑尾炎的同时,也需警惕罹患结肠癌的可能。



警惕!结直肠癌极其善于“伪装”成这些疾病



此外,医生还特别提醒我们,结直肠癌极其善于伪装,除了阑尾炎外,也善于伪装成下面几种疾病,大家也要格外提高警惕。

1、痔疮,80%的直肠癌初诊会被误诊为痔疮。便血是痔疮和早期直肠癌的共同症状,而很多自认为患有“痔疮”的患者,对出现便血症状疏忽大意,最终的诊断结果往往却是,其便血是直肠癌引起而非痔疮。


2、肠结核,肠结核在我国比较常见,其好发部位在回肠末端、盲肠及升结肠。肠结核临床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部包块、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这些症状在结肠癌病人中亦较为多见,因此结肠癌也易误诊为肠结核。


3、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由于这几种疾病都会引起患者大便性质改变,而结肠癌也能引起患者大便性质改变,因此结肠癌也常被误诊为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消化道常见疾病。



如何及时发现结直肠癌?



由于结肠癌极易误诊,因此医生提醒,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以下几个疑似结肠癌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肠镜筛查,以排除罹患结肠癌的可能。

★ 排便次数异常增加。大便异常频繁,且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或者是大便发生了细条状、扁条状等改变。

★ 放屁次数异常增多。如果最近放屁异常频繁,并且伴随刺鼻的臭味,那就需要警惕。

★ 便血次数突然增多。结直肠癌以黏性血液大便、大便一侧带血为主,而且还会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

★ 腹部疼痛。如果肿瘤引发肠道梗阻,就会有腹胀、腹痛等症状。疼痛部位往往在中下腹,腹痛会越来越明显,从阵发性发展为持续性。



根据指南建议,结直肠癌筛查的年龄可提前至40~45岁,在我国,45岁至75岁之间的普通人群,可采取粪便隐血检查、结肠CT、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筛查。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


①痔疮便鲜血,且在大便以后持续的滴鲜血;肠癌便是血与大便混合,颜色暗红。另外,肠癌还可能出现粘液便或者黑色大便。


②大便性状改变:如变稀、变扁或带槽沟。

③腹泻与便秘无规律的交替出现。

④腹胀、腹痛、腹部或肛门附近有肿块。

⑤无端消瘦;

⑥出现恶心呕吐、肛门排气不排便等肠梗阻症状

⑦肠道发现腺瘤性息肉;


肠镜是肠癌筛查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就能及时发现息肉或者早癌。


而且若检查后发现异常,还可以在镜下做肠道息肉的切除,并且取病变的组织以便活检。


当然,并非切除肿块和息肉就完事了,还应注意随访复查,以防复发。


由于结肠癌多见于45岁以上的患者,建议45岁以上的人士,即使无症状也要做一次肠镜检查。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