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肛肠病治疗中主要的手段,然而任何手术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损伤,且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病情轻、重、缓急之分,手术也有大小的差别,因此一些患者常会出现某些反应和并发症。
这些症状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因此应对它们也需要不同的办法,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
1)手术时肛门组织过多被切除或结扎、切口过多及切口选择不合理等,致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在组织间隙中潴留。
2)肛门静脉团剥离不充分。
3)术后敷料填入不均及大小便困难,下蹲过久。
处理:轻度的水肿都可以慢慢自行吸收,不必反复去修剪。
1)麻醉,尤以腰麻和骶麻明显,出现在术后当天。
2)包扎创口的敷料过多过紧,使肛门无法排气。
3)术后卧床,肠蠕动差。
4)过食奶、糖等食品。
处理:先用腹部热敷,在征求医生同意后适当松弛包扎创口的绷带,也可请求医生给予肛管排气。
1)术中遗忘小动脉未结扎或术后结扎线脱落。
2)创口包扎时未压紧。
3)术后当日即排便。
4)术中使用肾上腺素,术后小动脉出血。
5)注射硬化坏死剂后,痔核坏死感染大出血。
处理:先查明出血原因和出血部位,失血较多者还应补液、输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嘱患者控制大便,尽量卧床休息。
1)患者对排便时引起的肛门疼痛产生恐惧,有意延长排便时间,使粪便中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干结,导致排出困难。
2)术中过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肠蠕动。
3)术后卧床、活动减少使肠蠕动缓慢。
4)饮食中纤维素少。
处理:肛肠术后首次排便可用开塞露协助排便,以后可服用一些润肠药预防。
任何手术都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并发症,但是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预防避免的,因此患者及家属应谨遵医嘱,按时换药,注意排便情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将并发症的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