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疼痛



“疼痛”,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是令人产生不愉快的躯体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告信号。中医理论认为,疼痛多因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或脏腑失调所致。长期的疼痛不仅会影响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严重可能危及生命。




疼痛的等级



▲ 疼痛等级





关于疼痛的误区




误区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则是疾病。慢性疼痛会给我们的机体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
除此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轻生的倾向。  
误区二: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慢性疼痛持续存在会导致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敏化,会使我们疼痛的敏感度越来越强,甚至会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自发性疼痛、感觉异常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给疼痛的治疗带来困难。
误区三:哪里痛看哪个科

很多慢性顽固性疼痛,需要看专门的疼痛科。

误区四: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就认为没事了

疼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功能性问题,即检查正常,可能是神经功能异常,需要疼痛科或专科诊疗;另一类为器质性问题,即通过检查能找到病因。另外,疼痛还可能是虚拟化障碍,也就是检查无异常,但可能与心理或精神问题有关,需要相关专科干预,诊疗方案因人而异。





哪些疼痛该看疼痛科



1、头面痛,包括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源性头痛等。 
2、各种神经性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肋间神经痛、手术后慢性疼痛综合征、残肢痛、幻肢痛等。 
3、颈肩痛、腰腿痛、关节痛等,包括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足跟疼痛等。
4、某些妇科疾病,包括痛经、慢性盆腔炎所致疼痛等。 
5、其他各种急慢性肌肉、软组织劳损所导致的疼痛,如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网球肘、梨状肌综合征等。
6、由肿瘤引起的疼痛,是肿瘤常见的症状之一。





常见中医治痛疗法


1. 中医中药

*内服药物根据辨证施治原则,使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中药方剂,如血府逐瘀汤、独活寄生汤等。

*外用药物:如膏药、药酒、药浴等,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

2. 针刺疗法

通过特制的针具刺激特定穴位,以激发经气,祛除瘀堵,舒筋活络,缓解疼痛。常用穴位包括合谷、足三里、阿是穴等。

3. 推拿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舒缓经筋,软化筋结,促进气血运行,减轻疼痛。常用于颈肩腰腿痛等。

4. 拔罐疗法

利用负压吸附在特定穴位上,吸出瘀积的寒湿、瘀血,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

5. 艾灸疗法
通过燃烧艾条的温热灸治特定穴位,激发阳气,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常用于寒湿引起的疼痛。
6. 刮痧疗法
使用刮痧板在皮肤穴位上刮拭,刮出瘀滞的寒湿瘀毒,舒经活血,缓解疼痛。多用于肌肉酸痛、感冒等。
7. 导引疗法
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通过适度运动,凝聚心神,舒展筋骨,行气活血,缓解疼痛。
这些方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具体诊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由中医师制定。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