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通常在厕所的时间有多长?5分钟?10分钟?还是半个小时起?
1、吃的少,或者不吃、少吃蔬菜水果粗粮等膳食纤维,或喝水少;
2、因工作或学习紧张,比如高中生课业紧张,为了节省时间,干扰了正常排便习惯;
3、腹肌与盆底肌力量薄弱,比如多次怀孕分娩的女性等,出现肠道推动力不足,出现便秘;
4、肠道菌群紊乱,出现便秘情况;
5、长期口服刺激性泻药(比如酚酞、蒽醌类会导致结肠癌); 6、老年人运动过少,肠道活动也少,肠蠕动减弱,致排便困难; 7、结肠冗长。
那么,长期便秘有哪些危害呢?
长期便秘会造成肛门口附近神经敏感性下降,进而恶性循环似的加重便秘,而且本来应该排出去的有毒物质,一直排不出去就会刺激肠管导致结肠黑变病、结肠息肉,进一步刺激导致结肠恶性肿瘤可能。
所以,便秘尽早治疗,以免悔恨晚矣。
排便应定时定点,排便时不要做别的事情,专心感觉便意,若排出大部分后,还感觉有,可稍等,但不可过分等待,超过15分钟就不建议继续蹲或者坐。
肠癌的高危人群:
年龄:40 ~ 75 岁;
家族史:有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结直肠癌;
有肠道症状(便血、腹痛、大便习惯改变等)者;
有癌前病变(大肠腺瘤)者;
以前患过肠癌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患者;
盆腔接受过放疗者;
接受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
肥胖、吸烟、糖尿病、免疫缺陷者等。
专家表示,40岁之后患结直肠癌的几率显著增加,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常规的结直肠癌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