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便秘、腹泻?是否气色不佳,口气难闻?起床时,身体沉甸甸,什么都不想做?这很可能是你的肠道在抗议。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家工厂,肠道就是工厂的“加油站”和“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各种食物在这里被分解、吸收,剩下的残渣也从这里被排出体外。我们常说的人体中“第二个大脑”,实际上是指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
与头颅中的大脑工作原理一样,它们相互之间快速传递着信息,独立的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相关的反应,使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相应也体现出肠道的健康状况。
一旦肠道健康出问题,就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等50多种疾病都和肠道有关。那怎样才能“肠寿”?大家一起来涨知识!这几个信号提醒你
肠道可能出了问题
1. 便秘
表现:超过一天以上才排便;排便黑、硬,呈颗粒状;排便困难,排便时肛门出血;排便不尽感、腹胀。
便秘就是大量的宿便塞在肠道里,使体内的毒素、垃圾无法及时排出,甚至被肠道误当做“营养”重新吸收,于是残留下的身体“废物”随着血液行走到脸部、内脏,导致肤色晦暗、斑痘丛生,严重者器官中毒。2. 腹泻
表现:急、慢性腹泻,持续排便带有紧迫感、肛门不适,大便不成形、水分增加,排便次数明显增加。
长期腹泻会引起营养不良、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腹泻会导致贫血及维生素缺乏,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减弱,组织再生能力下降,感染疾病。
3. 排便恶臭
表现:正常大便应呈偏酸气味,并非刺鼻恶臭。
从医学微生态角度看,大便臭是不健康的标志,是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长期便臭会严重影响人的健康,诱发便臭中毒综合征及各种疾病,造成多病、早衰和短寿。
4.肤色粗糙、晦暗
表现: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被人体吸收,就会导致皮肤粗糙、暗沉、长痘等情况出现。
很多人不能确定自己的皮肤状态属于天生还是后天肠道紊乱导致,大家可以添加健康助手,免费咨询了解自己的症状,避免错过最佳改善时期。
5.肠道生态紊乱
现代人因工作紧张繁忙,经常参加酒宴应酬,导致过重的精神压力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引起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使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进而造成肠道老化,容易造成疾病的产生,最终影响寿命。肠道比你想象的还要脆弱!
很多人只重视心脑、肝肾、胃的状况,却不知道肠道健康也会影响身体,作为消化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既有多重功能,也容易受疾病困扰,一旦受伤,就会出现以下疾病:
1.大肠息肉
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如果息肉破溃,会导致肠梗阻及出血情况。患病后,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便血、黏液血便等问题。
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对大肠息肉还是要采取谨慎态度,如发现要及时切除。
2. 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
3.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是一种生活方式病。表现在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4.肠梗阻
肠梗阻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叫机械性肠梗阻,肠道被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等阻塞,或者肠道某一部分粘在一起;第二种是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部感染引起的肠麻痹;第三种原因是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从而形成肠麻痹和肠梗阻。
5.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因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果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保持“肠寿”
记住这几个妙招
1.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餐规律准时,饮食上少吃过甜、过热、过咸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2.多摄取有利于肠道的食物
肠道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免疫功能,功能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和协调良好的肠道菌群生态是抵抗疾病的有力防线。
3.多吃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膳食纤维分为不可溶性纤维和可溶性纤维。
在肠道中不可溶性纤维大都不会被消化,而是混杂在食团中,软化粪便,刺激肠道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