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由暴露于高温环境和/或强体力劳动引发的体温调节失衡所致,其主要特征是核心体温升高(>40℃)及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主要类型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常见病因涉及产热增加、获取热量多、散热障碍等因素。发病人群主要为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和进行强体力劳动的人群,且热射病的病死率相当高。

昨天的一条新闻冲上微博热搜。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图中因热射病不堪重负永远的倒下了。

“武汉发布”公众号也称,7月5日下午,武汉市江汉区73岁的王先生连续高温天气仍坚持不开空调,仅靠电风扇降温,中暑昏迷,送医后确诊为热射病

图片


一时间,有关“热射病”的多个科普话题,冲上热搜。不少网友直呼:“热得要命”真不是开玩笑!

你以为热射病只是“天太热”引发的中暑?其实,决定人体能否挺过高温考验的关键,可能藏在你看不见的肠道里。央视新闻曾报道,连续高温天中,一些年轻人突然晕倒、休克甚至猝死,背后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原因是:高温先破坏了肠道屏障,进而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前沿研究更是指出,肠道菌群的健康状态,正是人体抵抗热应激的重要“耐热因子”。

2021年《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期刊的一项动物实验发现:高温不仅会打乱肠道菌群的构成,还会导致益生菌减少、肠道通透性增加,最终使内毒素进入血液,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这意味着,若忽视高温下肠道的脆弱,身体可能正暴露在隐形危险中。而这个“耐热系统”的崩溃,正是热射病发出的生死警报。

高温伤人,先从肠道突破

肠道科普君




人们往往只关注热射病的最终表现——40℃高烧、昏迷、器官衰竭,却忽略了它的起点在肠道。研究表明,当核心体温持续升高,肠上皮细胞会首先受到“热毒”的攻击。

这些细胞构成了肠道屏障,负责分隔体内与肠腔。一旦屏障被破坏,就会导致“肠漏”——细菌、毒素(如脂多糖LPS)趁机进入血液,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正如《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的论文所指出,高温处理4小时后,实验动物肠道的紧密连接蛋白(如ZO-1、Occludin)表达明显下降,血液中LPS水平急剧上升,这不仅表明肠道屏障已被攻破,也意味着“炎症炸弹”已在体内引爆。

更可怕的是,热应激引发的“肠漏”并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恢复,它可能持续数天,影响免疫、代谢甚至神经系统。你以为只是“有点热着了”,其实身体早已陷入炎症的泥潭。

菌群失衡,加速热射病恶化





如果说肠道屏障是第一道被突破的防线,那么肠道菌群的崩溃,就是这场灾难的催化剂。上述研究进一步证实,在热应激下,肠道内的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会大量减少,有害菌(如产毒梭菌、产氨菌)则大量增加,肠道生态系统陷入失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变化会显著影响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合成。

SCFAs是维持肠道屏障、调节免疫系统的关键物质。一旦其含量减少,不仅会加剧“肠漏”,还会促使炎症信号扩散至全身,诱发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中暑后会迅速休克,甚至发展为致命的热射病。此外,菌群紊乱还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失误、昏迷等“脑热伤”症状。也就是说,肠道菌群不仅能调节消化,更是人体的“耐热中枢”。高温并非直接危及生命,而是先破坏了体内的微生态平衡。

“耐热力”可通过调节菌群提升

肠道科普君




好消息是,科学家已经找到激活“耐热因子”的方法——调节肠道菌群,提前构建抗热屏障。在动物模型中,补充益生菌(如植物乳杆菌、短双歧杆菌)能显著减轻热应激对肠道屏障的破坏,提高ZO-1的表达水平,减少LPS进入血液。

另一项研究发现,口服谷氨酰胺可提高热应激模型小鼠的生存率,其作用机制是修复肠上皮细胞、维持黏膜完整性。在日常生活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发酵类食物(如酸奶、泡菜)、限制高糖高脂饮食、规律作息等,都是保护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强屏障功能的关键。

若能在夏季高温来临前一个月,就开始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特定益生菌和益生元,或许能有效提升“肠道-免疫-大脑”三轴的协同耐热能力,让身体在面对酷热时不再“措手不及”。

炎热时代的生存法则

肠道科普君




进入21世纪,全球极端高温事件愈发频繁,高温已不再是单纯的“天气问题”,而是公共健康危机。热射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不断上升,而真正的防线,不只是遮阳伞和空调,还有体内的“热控操作系统”——肠道菌群。

在高温环境下,维护菌群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相当于为免疫系统装上缓冲阀,为血脑屏障构建护盾。从某种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对抗高温的“温控芯片”。未来的防暑药物、营养干预甚至疫苗研发,都可能聚焦于调控肠道菌群、增强屏障功能。

这也提醒我们,高温天绝非仅靠“物理降温”就能应对的挑战,还需要从微生态健康入手,构建“热抗力”的新范式。而这场变革的起点,或许就藏在一杯益生菌酸奶、一次早睡早起、一次拒绝油炸食品的选择中。

护好肠道就是保护自己

肠道科普君



热射病不只是一个医学名词,更是未来高温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现实风险。我们终于明白,体内的肠道菌群,是决定能否挺过极端高温的隐形英雄。

它不仅维持着肠道屏障、调节免疫反应,更是阻止中暑发展为致命热射病的关键防线。在气温屡屡打破纪录的当下,预防热射病的最前线,就在你肠道里那片看不见的微生态世界中。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