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胃炎,胃溃疡等。当去医院做检查时,医生会建议做胃镜检查,那么什么是胃镜检查,多久做一次胃镜检查比较好呢? 多久做一次肠胃镜? 应该是这么说,40岁以上, 我们医生建议大家要做第一次胃肠镜,目的是什么?了解我们胃肠道的健康状况是怎么样。 再根据第一次的胃肠镜结果, 决定我们多久做一次胃肠镜: 1、胃肠镜无明显异常,建议3-5年复查一次; 2、胃肠息肉,建议予以摘除,腺瘤性息肉,建议术后一年左右复查; 3、中度异型增生,建议行EMR或ESD治疗,术后6-12个月复查; 4、有了重度异型增生,建议精查,并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3月复查 还有,...... 所以,不是说所有人都要每年做一次, 不同情况需要不同考虑,时间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胃肠镜结果才是关键! 做得多,不如做得好! 肠胃镜做得越多越保险?不!数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质量。 所以,不要纠结多久做一次,要重视做好每一次胃镜,高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低质量肠胃镜: 满眼是泡泡,肠道里还有很多残渣...... 高质量肠胃镜: 里面干干净净,看得清楚,慢慢观察。 所以,一次高质量的胃镜>N次低质量的胃镜。 为了让医生慢慢地、仔细地、不留死角地观察你“干净”的肠胃道。我们应该怎么做: 1)饮食控制好:在检查前按照要求进行准备:8-12个小时不要吃东西,3个小时不要喝水。特别是便秘的患者,检查前两天进食半流质饮食(白粥、软面条等),戒食纤维食物(青菜、水果)。 2)去泡去黏液:减少肠胃里的泡沫和黏液,万一这些泡沫和黏液下面就藏了个东西呢?特别还是那个坏家伙。所以,要喝点药(比如二甲基硅油、西甲基硅油、链蛋白酶),把肠胃道彻底打扫干净。 不要惧怕肠胃镜 有患者要求频繁做肠胃镜,也有患者惧怕肠胃镜,有些患者甚至听到“肠镜”二字就连连摆手.... 我们都知道胃肠、食管等这些器官是空腔器官,像彩超、CT等都不能发现息肉和早癌,只有肠胃镜进入肠胃道后,才能清晰地观察整个内壁,小到1-2mm的东西,像小米那么大的也能看得见。 因此,肠胃镜是发现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医生一般建议从40岁开始就要做第一次肠胃镜检查。 以下人群建议检查: 1.年龄≥40岁,无论男女; 2.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 3.有结直肠息肉或结肠癌家族史; 4.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 5.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 6.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