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肠道健康
才能健康“肠”寿
肠道亦很脆弱
过度饮食、酗酒、精神激动等
都会使肠道产生一系列消化道反应
如若不注意错过
早期诊断肠道疾病的最佳机会
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肠道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肠道长约7—8米,包括为小肠、大肠、直肠等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有吸收、代谢及免疫。(1)小肠系最大的加油站,长约5—6米,主要负责吸收食物里的营养;(2)大肠系最大的排污器官,长约1.6米,负责吸收食物中的剩余水分,浓缩食物残渣,生成粪便;
(3)肠道也是最大的免疫器官,作为一名“免疫战士”,拥有丰富的神经细胞,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肩负着保护机体免受细菌侵害的职责。
肠道“不健康”的表现
腹部表现:腹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变稀、肛门排气多(屁多屁臭)、恶心、呕吐、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大便带血等。
腹部以外的表现:纳差(胃口差)、口臭、乏力、胸闷气短、头晕、心慌等等。

(1)不良饮食:油炸、腌制、烧烤、方便面等不健康食品。(2)不良生活习惯:常饮酒、餐不定时、爱吃宵夜、暴饮暴食、过度节食、不爱吃蔬菜水果、吃隔夜菜,作息不规律、常熬夜、久坐不动、不定时排便等。(3)药物、手术:常服抗生素、长期服药、接受化疗放疗、胆囊切除等手术等。(4)年龄、工作:年龄增长,肠道机能退化。经常出差、应酬、情绪紧张、焦虑、烦恼恐惧、抑郁、悲伤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腹泻、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小肠肿瘤、大肠癌等。

(1)近期出现的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2)近期出现的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带有粘液、大便带血、里急后重、大便变细等症状;(3)腹痛表现为右腹钝痛,或同时涉及右上腹、中上腹。因病变可使胃结肠反射加强,可出现餐后腹痛,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时腹痛加重或为阵发性绞痛;(4)腹部肿块:腹部可触及质硬肿块。同时可能伴有肿瘤全身报警信号:短期内的明显体重下降、严重的贫血及胃口不佳等。
如果您短期内出现以下症状,需要高度注意,那是您的肠道警报拉响,需要及时就医。
尽管肠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肠癌与生活方式和基因遗传,还有其他疾病有一定的关系。(1)年龄比较大的人群,通常情况下,中老年人在40岁以后,发病率就会出现明显升高的趋势。而在60岁以后,肠癌的发病率,就可能会更高;(2)饮食不良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些经常进行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来说,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非常容易诱发肠癌;(3)有肠癌的癌前期病变的人群,如肠息肉(腺瘤性息肉特别是锯齿状腺瘤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氏病);如果您存在上述高危因素,还是应该尽早接受肠镜检查。目前随着无痛肠镜的大力实施,肠镜的接受度已明显升高,肠镜的检查对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及大肠癌的癌前疾病的诊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健康饮食(三餐按时,避免暴饮暴食;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少食高脂肪、高热量、腌制熏制及隔夜食物)。(7)如果您有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测粪隐血(大肠癌筛查)、肠镜等,以便早期发现肠道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