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说个严肃的话题

一起聊聊——“便便”


毕竟

便便无小事

吃的好不一定健康;

但拉的好不好

一定是判断健康的重要参考


究竟什么样的便便

是正常、健康的呢?

来,别害羞

让我们近距离研究一下



先从一个熟悉的场景开始吧,因为,每一次便便“不对劲”,画风总是如此相似……


在某一个孤独的深夜,饥饿的你无法入睡……

这时候你突然想起来,今晚外卖送来汉堡,还安静地躺在餐盒中,秀色可餐等着你。


于是,无比熟悉的独白开始了,你安慰自己:


狼吞虎咽后,心满意足的你又躺回到床上,并以500%的决心咬牙发誓:


第二天早上,你一路小跑,蹲坐在马桶上……


五分钟艰难的努力后……


一阵恶臭袭来,你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


如果想要知道其中原因,你得先要了解——


1




便便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大约需要消耗24小时左右,简单地说就是——吃,消化,吸收,便便。决定便便形状、特性、健康与否的各种因素,都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影响。



尤其要提醒的是,腹泻和便秘都是胃肠道与食物、细菌、病毒等“外来者”三观不合的重要表现。



2




什么样的便便才算正常?


标准1:便便的频率为每周 3~21 次

无论是3次/天还是3次/周,都在正常范围内。


标准2:便便的量为100~300克/次,可随食物种类、数量有所不同


便便量过多或过少可能与胃肠、胰腺功能紊乱、炎症、肿瘤等有关。


标准3:便便的形状为圆柱成型状,类似香蕉或香肠状软便便。

很多人紧张地发现有时便便会闪着油光黏附在马桶上冲不掉,并不是什么湿气太重,大部分只是饮食中脂肪、蛋白质比例过高或者精神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而已,排除这些原因,只有极少数人是真的与肠道炎症、肿瘤有关。


标准4:便便的颜色为棕黄色金黄色

如果它变白(白陶土样便)、变红(血便)、变黑(柏油样便),先问问自己最近有没有吃猪血、铋剂和补铁药物导致黑便,如果没有,可能是胆囊、胰腺、胃肠道出了问题。


标准5:便便的气味

大便是有些臭臭的,因为含有吲哚、粪臭素,臭味以肉食者重,素食者轻。

若出现恶臭,可能与胃肠道感染、肿瘤等有关。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