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胃癌大国,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均占全球的一半左右。
并且,近年来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胃癌在全部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已排至第二位以及第三位了。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我国胃癌情况的新研究,统计了与胃癌高度相关的六大危险因素,发现胃癌诱因排序有了新变化!
几大常见胃癌诱因排名
第六名
喝酒
酒精对胃肠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极易引发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反应。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受损,甚至引发出血,增加胃癌风险。
因此对于酒,建议能不喝就不喝,能早戒就早戒,及时规避风险。
第五名
腌制食品
腌制食品中的亚硝胺类物质和亚硝酸盐可能会致癌,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中国人群胃癌风险管理公众指南(2023版)》明确指出,与较少摄入腌制食品的人群相比,经常食用腌制食品的人面临更高的胃癌风险,风险值甚至高达2.21倍。
第四名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持续存在的高血糖状态可能损伤胃黏膜,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再生能力,增加胃癌发生的概率;
此外,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外界的致病菌更容易侵犯身体,从而诱发胃癌。
第三名
肥胖
目前,肥胖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能够诱发炎症和致癌的状态。研究表明,腹型肥胖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与腰围较小的人相比,腰围较大的人胃癌风险升高了38%。
第二名
吸烟
提到吸烟,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肺癌,但没想到,吸烟居然是引发胃癌的第二大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刺激胃黏膜,引发异常细胞增殖,增加胃癌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风险增61%,曾吸烟者增43%。
第一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胃癌的主要诱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持续升高!预计到2050年,将有超过半数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胃黏膜细胞容易发生变异和异常增殖,长此以往会逐步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胃癌的高危人群
我国年龄40岁以上,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均为胃癌高风险人群: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
②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③一级亲属有胃癌病史;
④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等)。
胃镜检查不能少
如果出现胃疼毫无规律、反复烧心反酸、体重快速下降、心窝出现肿块、有黑色不明原因大便等症状,可能是胃癌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做个胃镜检查。温馨提醒
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发现时大多是中晚期。
如果出现胃痛、频繁烧心反酸、体重迅速下降、心窝部位出现肿块以及排出黑色不明原因大便等症状时,可能是癌变前的征兆,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苏州肛泰中医院温馨提醒:
患上肛肠和胃肠疾病不能长时间拖延,会严重伤害患者健康,诱发其他疾病集于一身,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若是发现自己有出现肛肠或胃肠疾病的一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