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旅行的烦恼

     暑假期间是旅行的高峰期,随着学校假期的开始,人们纷纷计划着与家人、朋友一同出游,享受小长假的悠闲与乐趣。不少人都会提前购买好前往旅游圣地的机票、车票,尝遍当地的特色美食。


      但凡涉及饮食,就一定会有“水土不服、消化不良”这样的情况出现,不少游客也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影响了旅游的心情,大大降低旅游的质量。要尽量避免水土不服,就一定要清楚其形成的原因并加以规避。

水土不服、消化不良

水土不服在临床中被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既往被称为旅行者腹泻,消化不良则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IBS)”,两种情况都容易出现腹胀、腹痛及腹泻,但他们在发病原因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由于摄入食物成分发生变化,后者则是由食物本身的特性决定。

肠道菌群失调症水土不服



常见诱因及其他诱因

土壤中的酸碱度、湿度、微量元素等,这些变量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些因素均可轻易导致机体出现各种变化

不同地区的饮水水质不同。研究发现,如果长期饮用软水的群体在摄入硬水后极易出现水土不服。最终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其他病因也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胆囊炎、维生素缺乏等均可引起

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IBS





常见及其他诱因

食物不耐受或过敏IBS急性发作期间症状类似急性胃肠炎饮食因素是导致IBS发作的最常见也是最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免疫性食物过敏和非免疫性食物不耐受两方面大多为不能被完全吸收的主食油炸高脂肪类食物等

肠道感染因素肠道感染是IBS的重要发病因素10%的患者会发展为IBS肠道感染更容易出现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长期进食不佳的老年群体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等人群

心情焦虑或各种应激部分患者可能存在有焦虑失眠压力大紧张等不良情绪长期保持这些情绪可诱发及加重IBS

其他因素如最常见的肠道菌群失调等

 通过这张对比表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外来人出现不适应当地水土而有明显消化道不适感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次冷热交替的饮食方式,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温差较大的食物,对肠道的刺激增大,机体也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分别有什么临床表现


      这两者其实都属于功能异常性消化系统疾病,前者以腹泻为主,后者大多出现综合症状,包括腹痛、腹泻、腹胀等。

01

肠道菌群失调症,出现感染主要因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致病菌机会性侵入引起感染:

a

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真菌感染可排泡沫样稀便、带黏液,有腥臭味;葡萄球菌感染可排黄绿色稀便,每日3~20余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显著;

b

如果肠道内碳水化合物异常分解,大便可表现为糊样或水样便,多泡沫,呈酸性反应;每日数次,腹胀与排气增多。

02

IBS症状表现:

a

患者腹痛腹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腹泻可伴随腹痛,或腹痛时,腹泻后症状可改善;

b

每天排便次数不等,次数可多可少;

c

患者排便时大便性状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如何预防和干预


由于旅行在外购买药物及就医会有很大的不便,笔者在综合此类患者人群规律及该疾病特点后,给出如下建议:

01

在旅游前做好美食线路攻略探索,尽量避免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温度差异过大的食物,如在吃火锅时摄入冰饮料,胃黏膜肠壁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如此大的温差;

02

出门旅游前备好一些常用的止泻、解痉镇痛等药物;

03

某些慢性病也可成为这两种肠道疾病诱发因素,如糖尿病,建议慢病控制稳定后出行会更加安全;

04

注意摄入饮食的种类,诱发IBS因素的食物大多为:不能完全吸收的主食、油炸类等;饮食摄入过程中尽量避免过饱,适量饮食即可。

05

由于这两种疾病大多都会影响进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反复的腹泻,易导致机体脱水,积极补充水分也是治疗措施之一,脱水会引起某些慢病急性发作,如糖尿病;

06

日常易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群体,初次到外地,建议优先选择和自己当地饮食习惯较为贴近的食物,逐渐适应当地饮食;在这些食物中可增加高膳食纤维和高蛋白的食物,可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07

由于焦虑、压力、紧张等均可诱发IBS发生或加重症状,因此保持良好的旅游心情也很重要。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