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唉,最近真烦,肚子疼了好几天,结果一直都没拉出来,蹲着都腿麻了,吃了香蕉也没什么效果。”

“你是便秘了吗?我这几天倒是有点奇怪,拉出来的像羊粪球一样,一颗一颗的,以前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图片


大便出现的一些异常到底暗示了什么?是肠癌的信号吗?


大便“前面硬、后面软”


粪便是判断肠道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出现排便前硬后软时,是否是疾病的信号呢?


导致粪便前硬后软的原因主要有3个:


01

饮食因素


如果前一天摄入了大量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但没有排便,粪便会在肠道内积存。


第二天如果又摄入了大量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难以完全被人体吸收,形成类似乳糜的食物残渣。


在排便时,前一天的食物残渣与第二天的残渣一同排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软硬度差异。


02

排便不及时


当便意来袭时,如果没有及时排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被肠道吸收更多水分,导致变得干燥。


与此同时,随后形成的新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因此水分被吸收的较少,通常不会变得那么干燥。


03

疾病因素


如果长期出现“前硬后软”的情况,可能与某些疾病因素有关,例如:


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当身体无法有效吸收和分解所有营养物质时,可能导致粪便前部较硬,后部较软。


胃肠道功能紊乱胃肠道菌群失调,尤其是有益菌数量减少,可能影响粪便的形成,同时减少肠道内的水分,导致“前硬后软”的现象。


便秘:便秘人群由于肠道对粪便刺激不敏感或排便困难,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导致前端的粪便变硬,从而出现“前硬后软”的情况。


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正常的排便形态,建议若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检查。

大便一粒一粒像“羊粪球”,

是怎么回事?


通常情况下,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和未完全消化的残渣会进入大肠,经过水分吸收、肠道细菌分解等过程,最终形成粪便。大肠蠕动将粪便推进至直肠,触发排便反射。


健康的粪便应为黄褐色、成形且柔软。如果粪便呈硬小颗粒状,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水分不足:摄入水分过少,导致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变得干硬。



膳食纤维不足: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粪便难以保持柔软,容易变硬成粒状。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便秘加重,形成硬小颗粒的粪便。



不及时排便:经常抑制排便会导致粪便长时间滞留在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