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
什么是肠息肉?


任何结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之为结肠息肉,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结肠黏膜增生,或者是腺瘤样变,导致的隆起样改变。

不要小看肠息肉


大肠癌还有其他的一些癌症,很大一部分就是从肠息肉上发展过去的。


当知道消化道的这个“隐患”存在后,可以选择“肠道息肉内镜微创切除手术”切除


肠息肉切除后应注意些什么?

不要紧张

内镜医生告诉你

图片


休  息








1.直径小于1cm息肉切除术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直径大于1cm息肉切除术后或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第一天内应绝对卧床,后三天内尽可能卧床休息。

3.可在家人陪护下床去卫生间如厕。

4.术后三天至两周内可轻微活动如室内外散步等,不出差、不外出旅行,不上班在家休息。

5.术后一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体力劳动,上班后不要久坐。饮  食








1.较小的肠息肉摘除后当日可喝水、饮用米汤之类流质。

2.直径大于1cm结肠息肉或者胃息肉术后应先禁食一天,第二天可饮水和流汁饮食。

3.第三天后进食米粥、烂糊面等之内半流质饮食,一周后改为普食。

4.术后一月内尽可能吃易消化的米饭、精白面等主食、少吃粗杂粮;可吃易消化的肉类、牛奶和水果,可吃山药、冬瓜、萝卜、土豆等粗纤维少的蔬菜,少吃韭菜、芹菜、坚果等粗纤维较多的蔬菜,以减少粪便的量和硬度,减轻肠道的负担。

5.避免饮酒、辛辣食物摄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排  便








1.息肉切除后数日内是息肉伤口愈合的关键时刻,由于术前清肠和术后禁食流汁等饮食的控制,可暂无大便或大便量较少,有利于息肉伤口残端的愈合。

2.数日后如有便意感时,可正常排便,不要忍便,如厕时不要久蹲。

3.术后一周恢复保持原先良好的每天排便一次的好习惯。如无便意感可用开塞露1支挤入肛门直肠诱导和辅助排便,大便干结者可口服乳果糖软化大便,不推荐使用刺激性泻药。

发生并发症怎么办?

术后如有发热、腹痛、血便、黑便及呕血等不适,请及时就医。

术后腹痛怎么办?







1.若仅为轻微不适,可尝试坐于马桶,作用力排便动作,并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待腹中气体排出可缓解。

2.若疼痛剧烈,上述方法无法缓解,请及时就医。

术后肠出血临床表现?

术后肠出血临床表现?







1.少量出血时表现大便带血丝、血块或成形黑色;

2.中等量出血时大便呈暗红色血便,伴头晕,心悸;

3.大量出血时可见便较多,同时出现冷, 汗, 面色苍白、昏厥、昏迷等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

请立即就诊









息肉切除后是否需要复查?







息肉虽已切除,但人的基因未变,环境未变,所以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人都应该复查。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人,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等类型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做更加密切的复查。









如何预防息肉复发 ?





图片

低脂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

减少红肉(如牛肉、羊肉等)

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检查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定期做肠镜检查









1.少量出血时表现大便带血丝、血块或成形黑色;

2.中等量出血时大便呈暗红色血便,伴头晕,心悸;

3.大量出血时可见便较多,同时出现冷, 汗, 面色苍白、昏厥、昏迷等症状。

出现以上情况

请立即就诊









图片
息肉切除后是否需要复查?







息肉虽已切除,但人的基因未变,环境未变,所以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人都应该复查。


单发息肉切除、病理证明是良性的人,刚开始每年只需查一次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说明息肉复发的概率小,之后可以改为每5-10年查一次。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息肉等类型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做更加密切的复查。







如何预防息肉复发 ?





图片

低脂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

减少红肉(如牛肉、羊肉等)

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检查锻炼,保持正常体重

戒烟、避免过度饮酒

定期做肠镜检查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