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消化健康|从“肠”计议,让“胃”来更安心
守护消化健康 从“肠”计议,让“胃”来更安心 每年5月29日是“世界消化健康日”,旨在呼吁全球关注消化系统健康,提升公众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知。 消化系统作为人体吸收营养的核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消化系统的健康对人体至关重要。然而,如今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不良饮食习惯,加之部分人群筛查意识相对薄弱,导致胃肠道疾病高发。本文将从日常养护、胃肠镜检查的时机及必要性、科学预防等角度逐一阐述。 一:消化系统常见问题 01 反酸 保护肠胃 标志性症状为胃灼热、胸骨后烧灼感等,夜间或卧位更明显,少数患者可能会有慢性咳嗽、咽喉炎等,引起反酸的原因很多,包括食管胃入口处括约肌松弛等器质性因素,也可能与吃的食物有关,比如吃大餐,油腻食物、深夜加餐、饮酒或浓茶咖啡等。 02 消化性溃疡 保护肠胃 其主要症状为节律性上腹痛。约十分之一的人会患上消化性溃疡,发生溃疡的因素包括家族史、酗酒、肝肾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压力过大会增加胃酸的产生,可能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或损害现有溃疡的愈合。 03 胃肠功能紊乱 保护肠胃 如肠易激综合症,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它的症状令人困扰,但不会对消化道造成明确损害,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目前病因仍未明确。压力可能会加重该病的不愉快症状。 04 便秘 保护肠胃 便秘的症状包括:每周排便少于3次,块状或硬便,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等。病程持续6个月或以上,则被认为是慢性便秘。 二:高危人群与预防策略 01 高危人群识别 保护肠胃 食管癌高危人群 年龄≥40岁,有以下因素之一: 来自食管肿瘤高发地区,或有食管肿瘤家族史。 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喜食烫食及腌制食物、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等)。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迟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胃癌高危人群 年龄≥45岁,有以下因素之一: 长期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有胃癌病史。 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 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年龄大于40岁,有以下因素之一: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有结直肠癌病史。 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 本人有肠息肉史。 同时具有以下两项或以上者: ①慢性便秘(2年来每年2个月以上)。 ②慢性腹泻(2年来腹泻累计超过3个月,每次持续1周以上)。 ③黏液血便。 ④不良生活事件史(20年内较大精神创伤)。 ⑤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 ⑥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02 日常养护与预防 饮食习惯调整 三餐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富含蛋白,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少吃剩饭剩菜,不喝浓茶浓咖啡等对胃肠道有刺激的饮品,多人就餐时尽量使用公筷。 正值夏季来临,天气炎热,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生活习惯调整 戒烟限酒,作息规律。晨起喝一杯温水,可以简单有效清洁肠道。长时间的坐和躺会抑制排便,适量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便秘。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好习惯,最好晨起排便,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排便时间控制在3-10分钟最佳,老年人可适当久一些,形成良好的排便规律,可以缓解便秘,降低结肠癌发生率。 压力管理 长期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溃疡等问题,保持情绪和心情愉悦,学会释放负面情绪,适当自我情绪调节缓解压力,避免熬夜、生气、紧张等。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避免滥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物,以免引起胃肠黏膜损伤。 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补充益生菌,多吃发酵食品可有效补充益生菌,如发酵酸奶等,不仅可以减轻奶制品引起的胀气、腹泻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其营养更易吸收,亦可有效补充乳酸菌等益生菌。 益生元可以说是肠道内细菌的食物。膳食纤维丰富食物是益生元的主要来源,尤其是香蕉、苹果、火龙果、洋葱、大蒜、芦笋、洋蓟、蘑菇、燕麦、大豆、亚麻籽、酸面包等。 定期筛查 建议高危人群每-1-3年复查胃肠镜,普通人群50岁后每5年复查一次。 三、胃肠镜检查 早癌筛查的“金标准” 保护肠胃 01 什么情况下需要胃肠镜检查?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肠道体检尤为重要。 我国胃肠道癌症发病率居全球前列,其早期症状隐匿,随着病变逐步进展,当患者有明显症状前来就诊时,常诊断为中晚期肿瘤,此时不但疗效差,而且生存率低下。胃肠镜检查能直接观察消化道黏膜,发现息肉、溃疡及早期癌变等,早期消化道肿瘤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达临床治愈。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治愈率的关键。 02 无痛胃肠镜,舒适化检查新选择查? 普通胃镜检查因存在咽反射以及注气、推拉镜身等操作,受检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干呕、憋气、上腹部饱胀、嗝气等不适感;普通肠镜检查受检者可能出现想排便、胀气等不适感,由于牵拉肠管,可能还会造成不同程度腹痛症状。但总体耐受性相对较好。 对于恐惧心理较强或普通内镜检查不能耐受、或需要多次复检的人群可选择无痛胃肠镜检查,通过静脉麻醉实现“无痛”,受检者睡一觉就可以完成整个胃肠镜检查,麻醉结束后,患者体内基本无药物代谢产物残留,不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等副作用。 03 检查流程优化 基本可做到胃镜当天做,肠镜次日做。 消化健康是生命质量的基石。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筛查及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胃肠疾病风险。 世界消化健康日提醒我们,关注身体信号,主动管理健康,从“肠”计议,让"胃"来更安心。
- 本文分类:消化胃肠科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32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22 16:19:55
- 本文链接:https://cms.xiaoshuobs.com/xiaohuaweichangke/497.html
- 上一篇 > 守护“胃”来,从每一餐开始——消化内科饮食健康指导
- 下一篇 > 关爱肠道,健康“肠”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