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疼痛 ■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体温、脉搏、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疼痛患者超过3亿人,且正以每年1000万——2000万人的速度增长。有资料表明,成人中30%的人经历过或正在遭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且90%的患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这类患者往往辗转各个科室而得不到有效的诊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疼痛相关专业的快速发展,疼痛诊疗越来越被重视,专家们也为这类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有利保障。 ■ 疼痛认知三大误区 ■ 误区一:疼痛不是病,忍忍就过去了× 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指出: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则是疾病。慢性疼痛会给我们的机体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会导致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内分泌紊乱、睡眠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受损等。 除此之外,还会造成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伤害。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顽固性疼痛,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倾向。 误区二: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也会增加× 慢性疼痛持续存在会导致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敏化,会使我们疼痛的敏感度越来越强,甚至会出现痛觉过敏、痛觉超敏、自发性疼痛、感觉异常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给疼痛的治疗带来困难。 误区三:疼痛诊疗只治因不治本× 疼痛诊疗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治疗急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通过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以及等离子消融、射频治疗等微创治疗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非只治因不治本。 通过正确认识疼痛,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大多数疼痛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健康快乐的生活。